68岁潘长江带着短剧《进击的潘叔》杀回娱乐圈,半个月收割2.8亿播放量,银发保洁逆袭、富婆杀猪盘等狗血剧情让观众直呼“辣眼睛”。老艺术家下海拍土味短剧策利配资,到底是自降身价还是顺势而为?
打开短视频平台,“60岁保洁被富婆倒追”的魔幻片段铺天盖地。
潘叔顶着白发穿着工装裤,对着镜头挤眉弄眼喊着“男人至死是少年”,弹幕飘过满屏的“救命”“我奶奶都嫌土”。这种五分钟一集的速食喜剧,把擦边网文的烂梗拍成真人秀,偏偏精准戳中中老年观众的嗨点——数据显示该剧35岁以上观众占比超6成。
对比隔壁陈佩斯打磨十年的舞台剧《戏台》,潘长江的操作就像把满汉全席换成方便面。一个在剧场里磨台词磨演技,一个在直播间里拼手速拼套路。
《进击的潘叔》从立项到上线28天搞定,拍摄现场直接拿手机录,剧组盒饭都省了。业内流传着组讯:招演员要求“会背抖音热梗就行”。
短剧市场确实疯了。去年某平台数据,每分钟有37部短剧上线策利配资,60秒的剧情必须出现3次反转。
保洁逆袭、总裁认亲、神医打脸这些模板,换个演员就能流水线生产。横店群演现在时薪300起,前提是能演好“扇耳光不笑场”这种高难度戏码。
连某电影学院教授都开始研究“厕所文学影视化”课题,魔幻现实照进文艺圈。潘长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老艺人。
谢广坤去年拍的《重生之我在东北当网红》播放破5亿,宋晓峰靠《这个保安有点彪》月入百万。这些老戏骨把春晚小品经验平移进小屏幕,用夸张表情包式表演降维打击网红演员。
有制片人爆料:老艺术家们现在接戏分两种,正剧按集算钱,短剧按条收费,一条NG三次就换人。观众边骂边看的真相藏在数据里。
《女人四十好孕来袭》单日充值破亿,够拍三部文艺片。某平台算法工程师透露,中老年用户就爱看“保洁变总裁”“废柴翻身”的爽文套路,这和二十年前电视台循环播放的《意难忘》没有本质区别。
当年轻人还在争论短剧算不算艺术时,银发族已经用退休金投票出了新赛道。艺术价值和市场效益的掰头永远没结果。
陈佩斯在采访里说过“观众不该被喂垃圾食品”,转头就被做成了鬼畜视频。潘长江直播时说“拍短剧就是图个乐呵”,结果被扒出每集植入三个保健品广告。
这届老艺术家在流量场里摸爬滚打,有人守住戏台子,有人成了电子榨菜供应商。刷完100分钟《进击的潘叔》,终于理解什么叫“互联网没有晚年”。
68岁老头在屏幕里装疯卖傻,65岁大妈在屏幕外疯狂打赏。那些喊着“毁童年”的年轻人可能没意识到,自己的爷爷奶奶正戴着老花镜追更“重生之我是保洁战神”。当潘长江对着镜头喊出“老铁们火箭刷起来”策利配资,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时代切片。
财富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