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尚牛在线,全球资本开始重新审视所谓的“安全资产”。2025年5月,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.0%,10年期收益率达到4.5%,高盛预测30年期收益率可能突破6%,10年期收益率可能挑战5%。中国外汇储备正在快速“去美元化”,美债持仓降至7650亿美元,退居美国第三大债主,而黄金储备连续六个月增加至7377万盎司,外储多元化比例超过40%。这场涉及36万亿美元债务和3.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博弈,预示着全球货币秩序的重构。
美国国债规模失控,截至2025年4月,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6.2万亿美元,债务与GDP比率飙升至130%,远超国际公认的60%警戒线。更严重的是到期债务海啸:2025财年约9.3万亿美元到期债务需偿还,仅6月到期额就达6.5万亿美元,占全年70%。利息支出如同黑洞般膨胀,本财年预计达到9520亿美元,同比增长8%,超过美国全年军费预算。
尚牛在线
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问题,对等关税推升美国一年期通胀预期至4.3%,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67.8。减税法案将在十年内增加5.8万亿美元赤字,形成“通胀-加息-利息成本攀升”的恶性循环。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使美国政府年利息支出激增2500亿美元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报告指出,美债已具备“庞氏骗局”特征,借新还旧的规模达7.2万亿美元,每年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,到2050年债务与GDP比率可能达到166%。
中国减持美债并非战术调整,而是战略重构。自2013年以来,中国持有的美债从峰值1.31万亿美元骤降至2025年3月的7650亿美元,英国以7790亿美元持仓量反超中国,成为美国第二大债主。中国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,总储备达7377万盎司,单月环比增加7万盎司。新兴市场集体行动,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创55年新高,中国占新兴市场购金量的23%。黄金在外储中的占比升至4.1%,较2020年提升1.8个百分点。
中国外汇储备组合进行精密调整,非美元资产占比从2015年的30%升至45%,欧元、日元及新兴货币比例持续提升。通过增配高评级公司债、基础设施债券,外储年化收益率维持在3.2%至3.5%,高于美债120个基点。5%的外储配置于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领域,2024年回报率达9.7%,远超传统资产。
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。2025年一季度,中国跨境交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54.3%,首次超越美元的41.4%。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覆盖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,涵盖零售支付、大宗商品结算等多场景。东盟成为中国人民币结算的主要战场,中国与马来西亚、柬埔寨、印尼等国的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增长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175万亿元,同比增长43%。“央行数字货币桥”项目推进30国跨境支付合作,直接挑战SWIFT系统。
全球货币权力正向东方转移。美元储备份额跌至55%的30年新低,人民币在东盟贸易中成为结算首选,黄金重回央行储备的核心舞台。中国构建离岸加在岸黄金双仓储体系抵御金融风险,数字人民币覆盖16国,撬动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权。中国与东盟、海合会经贸圈构建去美元化的“黄金三角”。历史从未永恒凝固于一种货币,当美债收益率在5%的悬崖边颤抖,当人民币结算率突破54%的分水岭尚牛在线,全球货币权力的钟摆正加速向东方回旋。
财富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